top of page

【「上樓」還是「上流」?(一)】

這是否官商勾結?強逼香港人買又貴又細的迷你私樓?


《明報》專欄「是日談」撰文

我一直認為,香港並不缺公屋,缺的是公屋上面的房屋台階。早前,我在立法會提出口頭質詢「增加資助出售房屋的供應」,要求政府考慮將公營房屋中,公屋和資助出售房屋(綠置居和居屋)的供應比例,從目前的7:3調整至5:5,以增加公屋與私樓之間的房屋台階的供應,協助市民向上流動。


這條質詢,是為超過三成的市民或超過一半的青年人而問——這部分人屬於夾心階層,即所謂的「窮中產」,既無資格輪候公屋,亦買不起私樓。資助出售房屋是公屋與私樓之間的房屋階梯,是這部分人士符合實際的選擇之一。但現實是,政府從2002年開始停建資助出售房屋,歷時超過10年,2014年末才恢復推出,其後的供應量亦極少。過去20年,居屋供應總量只有約4萬套,而同期公屋的供應超過了27萬套——如此的供應結構,深刻影響了市民對房屋的需求結構。


人會追隨資源走,這是人性使然;由於社會資源嚴重向公屋傾斜,夾心階層住屋的供應量嚴重不足,房屋台階幾乎斷裂,大量「窮中產」的住屋選擇嚴重受壓,生活境遇往往還不如居於公屋中的基層。


因此,不少青壯年人士不得已刻意控制收入,甚至放棄工作來輪候公屋,公屋輪候冊不斷膨脹。2023年,公屋輪候冊上的申請宗數是20年前的2.5倍,當中超過40%屬「非長者一人」申請,平均年齡36歲,年齡中位數32歲,四成人擁有專上、大專或以上學歷。而「一般家庭」申請中,亦有44%是44歲或以下——可見,公屋輪候時間長,不是供應不足,是需求過度;我們的房屋政策,其實是創造了對公屋的需求,同時阻礙了市民的事業發展選擇,導致香港勞動參與率愈來愈低,基層不斷膨脹。


原文連結: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