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期以来,一些“政治骗子”大行其道、招摇撞骗,一些领导干部迷迷糊糊上当受骗、栽了跟头的荒唐事件屡屡发生。这种现象耐人寻味,值得重视和警惕。
“政治骗子”是权力异化的怪胎、“官场潜规则”下的毒瘤、腐败链条上的寄生虫。他们行骗的通常套路是:虚构特殊身份,打卡重要场合,散布所谓“内幕消息”,把自己包装成领导干部亲属或跟领导关系亲密、“有来头”的神秘人物,以所谓的“政治资源”获取信任进而骗钱骗物,甚至插手人事安排、骗取工程项目。为了诱人上钩,有的拿出同领导同志的合影,有的吹嘘跟领导交往的故事,有的当场给某某领导打电话。为了加深其“非同一般”的印象,有的还会乘坐租借来的高级轿车,身着名牌服饰,出入高档宾馆,营造“有实力”的人设。“政治骗子”平时见缝就钻,精心布局、撒网围猎党员干部,每逢领导班子换届人事变动频繁,更是粉墨登场、异常活跃。他们看似以假乱真的种种表演,终不过是拉大旗作虎皮的噱头而已。
不难发现,“政治骗子”能够得逞,往往不是其行骗的“技术含量”有多高,恰恰在于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太低级”。 被骗者中,有的信奉“朝中有人好做官”,为了“接天线”挖空心思结交所谓“通天人物”; 有的热衷于“找靠山”,积极贴靠、攀附“说得上话”的“上级领导”;有的醉心于旁门左道,幻想通过“高人”指点、运作走捷径;也有的自身贪腐为了“不被抓”,病急乱投医,把骗子当成救命稻草。傅政华、黄兴国、秦光荣等人身处高位,却对“政治骗子”言听计从、有求必应,什么国家利益、党纪国法、人格廉耻,统统抛到九霄云外,无一不是因为膨胀的野心和贪欲,骗子们抓住的也是这些人的投机心理。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官迷心窍、利令智昏,就会失去最基本的鉴别力,也就很容易被蛊惑、被裹挟、被拿捏。
为什么政治骗子与受骗官员臭味相投、一拍即合?无非是肮脏的动机和不正当的利益作了纽带。行骗者,骗的是信任、是权力、是金钱;受骗者,谋的是升迁、是揽权、是官威。他们狼狈为奸、各取所需,勾兑的是“政治利益”,驱动的是个人私欲。这种典型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相互交织,挑战政治底线和用人原则,污染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声誉,必须严加防范、严肃整治、严厉打击。在反腐败利剑高悬、震慑常在的高压态势下,“政治骗子”的沉渣泛起再一次警示我们,反腐败永远在路上,要永远吹冲锋号。
“政治骗子”的存在,从一个侧面暴露出当前干部管理和选拔工作存在漏洞、风气不正。现实中,个别领导干部任人唯亲、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一些干部心术不正,不把心思用在干好工作上,而是处心积虑、不择手段投机钻营,干部工作中充斥说情、打招呼之类的庸俗关系学。明规则不彰、潜规则盛行,干部晋升的正常通道就会堵塞,政治攀附的邪路就会大开,不法分子就有了可乘之机。防范“政治骗子”,首先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大力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干部,真正把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鲜明树立起来,用明规则取代潜规则,铲除“政治骗子”的生存土壤。要净化用人风气,严格加强监督,坚决惩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非组织行为,真正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针对“政治骗子”习惯通过组饭局攒人脉,加强“风腐同查”,以案看风、由风查腐,查清“和谁吃、在哪吃、为啥吃”,深挖背后的请托事项、利益勾兑、拉帮结伙等问题。对那些兴风作浪的“政治骗子”及与其沆瀣一气者,都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一些干部落入“政治骗子”的圈套,说到底是由于理想信念动摇,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意识弱化, 不信组织信关系,不走正道抄近道。摆脱“政治骗子”的围猎,最根本的是要补足精神之“钙”,培育政治风骨,对党忠诚老实,形端影直自会百毒不侵。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政治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守住为官做人的气节、定力和底线,自觉抵制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要多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少搞些个人盘算、拉拉扯扯,多一些夙夜在公、实干担当,一身正气、一尘不染,让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无缝可钻、无计可施。政治生态海晏河清之时,就是“政治骗子”这一社会丑恶现象销声匿迹之日。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