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家長個個忙著賺錢搵食,根本沒有時間留意自己的兒女,衹是盲目跟風。好可能把一個天才變成一個白癡!
為什麼香港的電影題材永遠離不開黑社會,警匪大戰,無間道,淫欲女性電影?因為娛樂界和電影界的牽頭人本身就是黑社會,他們衹是在訴說自己的故事!他們從來沒有社會道德責任!
發表於 2023-11-27 16:55
近期看了兩齣精彩電影,非常推薦大家進場支持,一齣是我早前撰文談過的《白日之下》,另一齣是剛剛在金馬獎拿了最佳新導演的《年少日記》,前者說的是護老院虐老常態,後者講的是教育歪風令學童走上自毀不歸路的社會傷痕。
兩套電影揭示了兩個香港積存已久的社會老問題,我覺得所有管治者都需要進場一看,然後好好思索,我們真的要讓這種悲劇演下去嗎?
兩齣電影都是沉重的、充滿無力感的,因為這些問題天天都在發生,人人都能看見,但當權者卻沒一個有大刀濶斧改革整治的謀略和勇氣,只有社會上少數看不過眼的人一直在力挽狂瀾,卻又無能為力,就像《白日之下》那位努力揭發虐老事件的記者、《年少日記》那位希望救得一個得一個的老師,和把問題拍成電影冀望引起社會關注的創作人。
《年少日記》是新晉導演卓亦謙自編自導的作品,觸發點來自他一位輕生的舊同學:「我大學時一位朋友輕生走了,他走之前一晚其實我見過他,但沒有為意,那時我才22歲。之後問自己很多問題:為何察覺不到?若我說了甚麼,他會不會仍留下來?」
十幾年後,世界沒有改變,情況甚至更糟糕,今年的學童自殺數字已飊升至歷史新高,大家不是把責任推到疫情,就是歸咎年輕人抗壓能力太低,而沒有把焦點放在最重要的根源——畸型的教育生態及有病的社會價值觀。
《年少日記》是一齣給大人、家長、老師、甚至社會管治者看的電影,當大家以為,刑事化杜絕了體罰,但其實,虐兒已轉化成另一種形式存在至今。
舉個例,每日8小時的課業後,大部分孩子還要沒完沒了地上補習班、興趣班,回家更要面對一大堆作業、小測、默書,難道這不算精神虐待?
從前興趣班是因為有興趣而上,想學游泳就去泳班,學懂就完結。現在學泳,不是會游就叫懂,學完自由式還要學蛙泳、背泳、蝶式,四式學齊就要去比賽,校內賽完到校外,學懂不是終結,拿獎才是目標,游水變成操水,興趣班變成失去興趣班。
今日的孩子,總會有幾張獎狀、幾個獎牌獎盃傍身,年紀小小就天才滿街,在這種大潮流中沒人會懷疑其實是病態。
我唸書那個年代有篇文學課文叫《病梅館記》,那是清朝思想家龔自珍寫的寓言,作者以病梅喻人,指出那些被削枝、扭捏的梅樹盆景,形態雖美,但卻違反自然,是病梅。
龔自珍病梅之喻,是諷刺當時封建女性紮腳的歪風。那年頭,女孩子一懂事就被父母拉去紮腳,大的小的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纏足這一步,沒人願走,卻人人都要走,因為潮流興「小腳才是美,腳大嫁不成」,沒人敢拿孩子的未來作賭注。
情況就如同今日父母,孩子未識行就上playgroup,一學步就去特訓……大家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踏上學習路,明知有問題,但人行我行,誰都不敢離隊,結果教育路上,遍植病梅。
千個孩子,本該有千種個性,但今日人人都被扭成一模一樣的盆景,好看、值錢,卻不健康。捱得過的,長大後對什麼都失去興趣,甘願躺平;捱不過的,未長成,已一縱而下,以生命作控訴。
《年少日記》的監製爾冬陞說,電影應該有社會功能,有些話題如果可以觸發到專家、學者去探討,甚至學校、政府多撥資源處理,愈多人關注,改變的機會就愈大。
2013年,一齣改編自女童嚴重性侵慘劇的韓國寫實電影《素媛》,上畫後引起社會哄動,導致韓國國會提高了對兒童性侵罪的量刑標準。
不要少看藝術的力量,不要以善小而不為,移風易俗,由大家買票入場支持及傳播一齣正確價值觀電影開始。
圖片來源:《年少日記》劇照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