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略談錢學森,以及冷戰初期美蘇中3國的彈道導彈開發。

已更新:2024年6月9日

錢學森是中國人和海外華人的老話題了, 不管參與討論的是誰,似乎有點是共同的,即認為錢在美國就是了不起的人物,在中國更是所謂中國火箭之父, 這兩點,正是我不敢苟同的


錢在1950年坐到caltech講座教授, 那個學術地位,在當時的美國華人中,恐怕是數一數二的, 這是毫無疑問的,但要是跳出華人圈子看,他的成就也是優秀的,但還沒有到大師級別,就是在錢相關的JPL(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出來的人物,當時與錢地位相當是5個指頭數不過來, Iris Chang在她的那本錢傳(Thread of Silkworm)裏說的很清楚,錢在美國的前同事和學生, 一致認為錢沒有超過他的導師Von Karman, 而且要是僅僅憑錢在美國的成就,還不足以來專門列傳。


美國的導彈開發,在2戰期間是遠遠落後於德國, 在2戰快結束的時候,美國陸軍才開始第一個導彈項目開發,即貝爾實驗室的Nike防空導彈,  而比較長距離的彈道導彈,美國是沒有研發計劃的, 所以在德國戰敗之後,德國的V2彈道導彈項目連人帶物都被美國搜羅過來,蘇聯則是把美國篩漏下的德國技術人員和一些導彈零部件也帶到蘇聯去了。


但戰後的美國,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對搜羅來的德國技術人員並沒有充分重視,直到蘇聯也爆了原子彈和新中國成立,還是西柏林危機和朝鮮戰爭的爆發,標誌美蘇冷戰的開始,美國才開始加速發展彈道導彈,美國陸軍空軍海軍都組織人力物力搞自己的係統,這時才是專業技術人員有用武之地的時候,但此時的錢學森卻因為曾經參加共產黨的嫌疑, 被吊銷了參與導彈研發的安全許可,同時還否定了他的入籍申請。


在錢在家和學校監視居住期間(1950-1955),美國開始了冷戰初期的第一個彈道導彈開發大躍進。 Caltech的JPL在美國陸軍資助下開發了戰術性的短程彈道導彈係統MGM-5 Corporal;而陸軍的戰略導彈項目在阿拉巴馬的Huntsville, 由原德國的V2設計師馮布勞恩帶領的德國人員,開發了Redstone中距彈道導彈。後來居上的是美國空軍,在1953年組織了專門委員會,由大名鼎鼎的John von Neumann當主席做決策顧問,隨後空軍成立了Western Development Division(WDD, 這個機構後來還改過不同的名稱, 本文為了簡便一概使用WDD)來落實具體研發,WDD開發出了Atlas和Titan洲際彈道導彈,還有Thor中程彈道導彈,在50年代後期還開始研發固體推進劑的民兵(minuteman)洲際導彈, WDD的工作是如此有成效,以致國防部後來把所有陸基中長距彈道導彈的開發統統由他們負責,陸軍的那個Redstone 團隊以及後續項目Jupitar中程導彈也轉給WDD管理,而Redstone團隊原來的頭頭,馮布勞恩則轉到NASA做登月火箭的開發。美國海軍後來也獨立開發出潛艇水下發射的固體推進劑洲際彈道導彈polaris。 美國核戰略的三具馬車,攜帶核武器的遠程戰略轟炸機,帶核彈頭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和潛艇水下發射的洲際彈道導彈, 這些項目,都與錢曾經工作的JPL沒有直接關係。


簡而言之,錢與美國彈道導彈的開發無緣,他的有關知識,還停留在V2導彈階段,到1955年已經是過時了。 美國人才濟濟,即使是像WDD的固體推進劑民兵導彈項目的開創人Edward Hall, 因為與有關部門的意見糾紛被迫退休, 但不影響民兵導彈的開發進程。


錢回到中國之後,那正是中蘇蜜月期間,赫魯曉夫大傻子一個,中國要啥基本上就給啥。 蘇聯的彈道導彈發展,不像美國,在戰後就沒有閑著的時候,它從來就是軍工第一優先, 雖然它網羅來的德國人員和資料都不齊全,但他們被充分利用上了,所有德國V2的東西都已經吃透,並且開發出R1(仿製V2)和R2(V2改進型), 到1951和1953年蘇聯分2批把所有德國人員遣回東德。 在蘇聯傑出的火箭設計師Sergei Korolev主持下,蘇聯自主開發更先進的R5, 在1957年,成功發射蘇聯真正意義的洲際彈道導彈R7。  


當中國向蘇聯提出仿製蘇式彈道導彈的要求時,蘇方是一口答應了,錢作為中國方的決策顧問跟隨聶榮臻到蘇聯考察,那時蘇聯已經有R5了,R7也正準備發射或已經發射成功了,要是開口要的話,蘇聯也會給的,但錢卻看中了R2老款,公開的原因是中國基礎差,不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另一個原因他沒說,我估計是他對R2的原形德國V2火箭的不陌生,有點底氣。 順便說一下,俄文字母P發音類似英文字母R,所以在西方稱為R2, 在蘇聯和中國是P2。


1957年底,兩個P2導彈及其一套地麵設備運抵北京,蘇軍一個縮編的P2導彈營100餘人同時到達,負責導彈的測試、發射等操作訓練。更重要的,全套技術資料和各個專項對口蘇聯技術顧問也抵達,各個零部件和各種材料, 手把手地教中國有關人員仿製,這個山寨計劃,在中國代號是1059, 到1960年底,山寨版成功發射,這就是東風係列導彈的第一號,東方1號!


中國導彈之父是誰?  答案揭曉:不是錢學森,是蘇聯的赫魯曉夫!


那麽錢在其中起了什麽作用?  錢在美國是搞理論的,擅長於數學模型,也接觸過V2導彈的資料,但是限於紙上談兵階段。 導彈設計和製造是個工程問題,是要做無數試錯探索的, 需要花巨大的人力物力還有時間,而蘇聯的全力幫助,我估計至少幫中國節省了10年時間。 對錢和中國其他技術人員來說, 仿製過程都是個學習過程,這對於以後中國獨立導彈開發,會有巨大的益處。


在中蘇破裂之後,中方在錢的領導下,不得不走向獨立發展的道路了,中國第2個版本的導彈,其實就是在P2的基礎上,射程加長,為此把火箭體加長一些,液體燃料多加一些,其它都沒改變,但在1962年發射失敗,分析失敗原因,還是設計出了問題,改進後,再過2年才發射成功。 所以後來有人說,要是1957年錢學森到蘇聯,不是要老版本的P2,而是要蘇聯當時新版本的P5或P7,中國火箭發展的起點就高多了。


簡而言之,錢學森在中國導彈發展中的作用被神化了, 其原因,是中國本土強烈民族主義情緒的必然,從老毛到普通百姓,都要樹一個本國人物來來矮化至少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閉口不談老毛子決定性的幫助; 另外,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一個美國培養出來的人在中國神化,也就是在美國教育和科研機製優越上加點錦上添花的證據, 而美國有不少華人,則同時兼有這2種情緒,雙倍神化了錢學森。


Comments


bottom of page